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比如说东北地区,认为过了山海关以外都是南方,而广东地区认为过了岭南以北都属于北方,其实,这都是比较狭隘的看法,广义上我国南北方还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或者说是以长江为分界线。个人认为秦岭淮河分界线更多是人文地理上的划分,而长江更多是自然地理上的划分。
另外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一点,南北方的分界线,并不是几何学上的一条线段,而一定是一条带状的形态,并且很宽,需要有一个过渡地带。先说说秦岭和淮河分界线,秦岭处在陕西河南西部,这一区域,基本上过了秦岭往南就是南方的气候,西安以北就是北方气候。不过,秦岭南北有很大的一个区域范围,所以是一个带状过渡地带。
淮河流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河流流域之一,虽然淮河当前有很多分支,而且因为当年黄河改道之时夺淮河入海,产生了很多淤积,所以当前淮河入海口模糊不清,但是淮河距海岸线仅有很短的距离。当前淮河主要集中在安徽以及江苏地区,所以,江苏地区也是我国跨越南北方的省份,苏北和苏南的饮食习惯以及语言,有很大不同。
另外就是有人简单的将长江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毕竟长江从西部的金沙江,横贯我国东西,以长江为分界线也可以说得过去。而且长江南北的文化也有些许差异,并且因为长江比较长是我国第一大长河,所以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确实是一条天然的南北分界线。但长江作为南北分界线的说法,没有秦岭淮河这一条线权威,也只是有极少部分的人,以长江为分界线。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我国南方与北方一说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没有特定指出那个江,那个河,那座山是“南北分界线”。只是专家们,地里学者们根据自然条件,温度差异,地理风貌,农作物生产,百姓生活习性不同等大致规定了这么一条“南北分界线”,就是“秦岭——淮河”这一分界线。线以南称为“南方”,线以北叫作“北方”。
“秦岭——淮河”一线穿过甘肃、四川、陕西、河南、安徽、江苏6个省份。秦岭——淮河”一线不只是南方北方地里位置上的分界线,还是气候、植被、河流水文、地形、土壤、矿产、农业等方面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不仅仅是南方北方分界线,还是1月份0℃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界线;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分界线;是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等,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关键的一个节点,当然也不是绝对按此划分的。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写到“桔生淮南则为橘,生於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秦岭,西起甘肃省南部,横穿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四川北部,东西走向,长约1500公里。秦岭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秦岭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宋代诗人汪元量《秦岭》一诗中写到:峻岭登临最上层,飞埃漠漠草稜稜。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几废兴。红树青烟秦祖陇,黄茅白苇汉家陵。因思马上昌黎伯,回首云横泪湿膺。对秦岭雄伟壮观的称赞。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的桐柏山,自西向东奔流,经过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至江苏省江都县营注入长江,河道全长1000公里。古代淮河自己是有出海口的,经时间变迁,地壳运动,后注入长江,没有了出海口。宋代诗人赵崇嶓在《淮河水》一诗中写到:“秋风淮水白苍茫,中有英雄泪几行。流到海门流不去,会随潮汐过钱塘”。同样是赞美淮河水的波涛汹涌的。
因此“秦岭——淮河”一线,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