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主要包括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正常的舌象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望舌质:包括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部分1、舌神:包括荣舌和枯舌
荣舌: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
枯舌:舌色干枯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
2、舌色:即舌体的颜色。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和青紫几种
淡红舌: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常人,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
淡白舌: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淡白舌主气血两虚。枯白苔主脱血夺气。
绛舌:较红舌更深或略带暗红色者,谓之绛舌。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青紫舌:全舌呈均匀的青色或紫色,或局部现青紫色斑点,均称青紫舌。青紫舌还有多种表现,舌淡而泛现青紫色,则为淡青紫舌;红绛舌泛现青紫色,则为紫红或绛紫舌;舌上局部出现青紫色斑点,大小不一,不高于舌面,称为“瘀斑舌”或“瘀点舌”。青紫舌主气血运行不畅。
3、舌形:舌体的形质包括老嫩、胖瘦、点刺、裂纹和齿痕等方面
老、嫩: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舌体坚敛苍老,舌色较暗者为老舌,多见于实证;舌质纹理细腻,舌体浮胖娇嫩,舌色较浅者为嫩舌,多见于虚证。
胖、瘦:舌体比正常人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舌体胀大满嘴,舌色鲜红或青紫,甚则舌肿胀而不能收缩会口中,称为肿胀舌,主心脾热盛、外感湿热;舌体比正常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主气血不足、主阴虚火旺。
点、刺:点是指突起于舌面的红色或紫红色星点,大者称星,小者称点,色红者称红星舌或红点舌,色白者称为白星舌;刺是指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并形成尖峰,形如芒刺,抚之棘手,称为芒刺舌;点和刺相似,可以并见,故合称点刺舌。点刺舌多见于舌尖部。点刺舌提示脏腑阳热亢盛,或为血分热盛等。根据点刺所在部位,一般可以推测热在何脏,如舌尖生点刺多为心火亢盛;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甚;舌两边生点刺为肝胆火热等。
裂纹:舌面上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深浅不一,多少不等,统称为裂纹舌。裂纹或裂沟中无舌苔覆盖者,多属病理性变化;裂纹可呈“人”“|”“井”等形状,严重者可呈脑回状、软石状,或如刀割、剪碎一样。裂纹舌多见于精血亏虚或阴虚火旺,或脾虚气弱者。
齿痕舌:舌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多伴舌体胖大。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盛。
4、舌态:指舌体的动态。舌体灵活灵便,伸缩自如,为正常舌态,提示气血充盛,经脉通调,脏腑健旺。常见的病理舌态有舌体萎软、强硬、震颤、吐弄和短缩等异常变化。
萎软舌: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多因伤阴或气血具虚。
强硬舌: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板直僵硬,不能转动。多见于热入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络。
歪斜舌: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称为歪斜舌,一般舌歪在前半部明显。歪斜舌多见于中风,暗痱或中风先兆。
颤动舌:舌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称为舌颤动。其轻者仅伸舌时颤动;重者不伸舌时亦抖颤难宁。为肝风内动之象。
吐弄舌: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称为吐舌;伸舌即回缩,或反复舐口唇四周,调动不宁者均称弄舌。吐弄舌多为心脾有热之象。
短缩舌: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严重者舌不抵齿,舌短缩常与舌萎软并见。短缩舌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5、舌下络脉:是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络脉颜色为淡紫色。望舌下络脉主要观察其长度、形态、颜色、粗细、舌下小血络等变化。舌下脉络细而短,色淡红,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和舌下黏膜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舌下脉络粗胀,或舌下脉络呈青紫、紫红、绛红、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状,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大小不等的淤血结节等改变,都是血瘀的征象,其形成原因可以有寒、热、气滞、痰湿、虚等不同,需进一步结合其他症状进行分析。
望舌苔:包括苔质和苔色两个部分1、苔质:指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落、偏全、真假等方面的改变。
薄、厚: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苔称为薄苔,又称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之苔则为厚苔,又称不见底苔。所以,舌苔的薄厚以“见底”“不见底”作为衡量的标准。苔的薄厚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病位的浅深。
润、燥: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称为润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称为滑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称为燥苔;舌质粗糙,扪之碍手,称为糙苔。舌苔的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腻、腐:苔质颗粒细小、质地致密、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易脱落,称为腻苔;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如豆腐渣堆铺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腻腐苔主要测阳气与湿浊的消长,主湿浊、痰饮、食积。
剥苔、类剥苔: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者,称为剥苔;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可见者,称为类剥苔。剥苔、类剥苔一般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
偏全苔:舌苔仅分布于舌的前、后、左、右之某一局部,称为偏苔,舌苔布满舌面,称为全苔。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诊病变之所在。舌苔偏于某一局部,常提示舌所分候的脏腑有邪气停聚;病中见全苔,常主邪气弥漫,多为湿邪、痰浊内阻。
真假苔:舌苔紧贴于舌面,刮之难去,或刮之舌面仍有苔迹,舌苔像从舌体里长出来的,称为有根苔,此属真苔;若苔不着实,似浮涂于舌上,刮之即去,不像是从舌上长出来的,称为无根苔,即是假苔。真假苔可判断疾病的轻重与预后。
2、苔色:主要有白、黄、灰黑三类,临床上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出现。各种苔色变化需要同苔质、舌色、舌的形态变化结合起来,做具体分析。
白苔:舌面上的舌苔呈现白色,是最常见的苔色,白苔有厚薄之分。白苔可为正常舌苔,疾病情况下主表证、寒证、湿证,也可见于热证。
黄苔:舌苔呈现黄色谓之黄苔,根据黄色的浅深,黄苔有淡黄、深黄和焦黄苔之别,还有厚薄、润燥、腐腻等舌质的变化,多与红绛舌同见。黄苔主热证、里证。
灰黑苔:灰苔与黑苔同类,苔色浅黑为灰苔,苔色深黑为黑苔,并称灰黑苔,灰黑苔多由白苔或黄苔转化而成。灰黑苔多主邪热炽盛,或阴寒内盛,痰湿久郁等证,其中苔色浅深与苔质润燥是鉴别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