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普中国新闻报道,很多人应该都在网上买过冻虾吧?虾仁稍微腌制一下就可以搭配各种食材,省去了菜市场挑虾、煮虾、剥虾这些麻烦的程序。连虾线都给你剥好了,麻烦就别提了。
但是每次用冻虾做菜都会发现,虾的口感虽然Q弹,但是和鲜虾的口感还是有差距的,颜色也不自然,晶莹剔透。能吃到物美价廉的冻虾吗?
焦点
只要保水剂的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放心食用。而添加保水剂的冻虾,味道可能不如鲜虾。
需要担心的是,一些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可能会过量使用保水剂增重或非法用其他液体浸泡水产品。
购买冻虾时,要注意产品配料表,选择正规渠道薄冰壳的产品。
01
保水剂:
延长保质期也能增加体重。
一般市场上的虾大多以对虾为原料。虾个头大,壳薄肉厚,味道鲜美。关键是价格不高,挺受大众欢迎的。
大虾被抓上岸后,一部分会直接流入市场卖活虾,另一部分会被冷藏后送到工厂做成虾。在经历了清洗、去除虾头、虾壳、虾线等工序后,此时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保水。
在技术还不那么成熟的过去,虾的保存是个难题。不经过处理,在冷冻保存的条件下,低温会破坏虾本身的细胞,导致失水、颜色变暗、缩头,最后吃起来味道会变得很柴。
于是人们想到了添加保水剂来保持虾的Q弹新鲜。
近几年也出现了无磷保水剂,如盐、碳酸氢钠,或者一些无磷复合保水剂。
经过保水剂浸泡的冻虾看起来水润有光泽,油炸后口感酥脆,非常Q弹。也便于冷藏运输,不易变质。
对于商家来说,保水剂的另一个好处是称体重。按照国家标准(1KG水中添加保水剂不超过5g),不同浸泡时间,虾可增重10%~30%。
这是保水剂的合理增重范围,又怕一些无良商家过度使用保水剂,一袋虾能化掉半袋水,降低商家成本,让消费者吃大亏。而且保水剂主要是磷酸盐,磷酸盐摄入过多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
保水剂冻虾。拍摄:Yokan
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添加保水剂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他虾的保鲜方法可谓是满满的“辛苦”,只能喊两个字:跑!
有些“黑心”商家会用工业苛性钠水泡虾,让泡好的虾肿起来,颜色红红的,看起来“很新鲜”。其实他们选择的都是变质不新鲜的死虾。泡好后以次充好,欺骗不懂货的年轻人。
而无良商家甚至用甲醛(也就是福尔马林)泡虾。甲醛能使虾迅速膨胀,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还能掩盖死虾的腥臭味。甲醛对人体有害,危害极大。
好在在市场执法下,这些有害的“水保法”大多已经消失,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去一些无良商家购买冷冻海鲜(鱿鱼、海参是重灾区),以免中招。
02
如何挑选冻虾;
主要看配料表。
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添加保水剂的冻虾可以放心食用。但也有人认为加了保水剂的虾无味,风味差,尤其是用含磷保水剂浸泡过的虾有时会有怪味,有些消费者会优先选择不加含磷保水剂的冻虾。线上和线下应该怎么选择?看成分表。不管是网购还是网购,看配料表总是安全的(国家要求必须标注添加剂)。
拍摄:Yokan
如果配料表只含虾和食用盐,并注明是单体冷冻,则为无磷保水剂。以某款冻虾为例,背面配料表明确标明原料为南美白对虾和盐,网上买的时候可以看到背面配料表的图片,一定要赞。
拍摄:Yokan
看看价格和冰衣的厚度
买虾的时候,大小很重要。一般店家会注明40/50/70/80等。这些数值代表1斤虾的尾数。数值越小,虾就会越贵,看商家的包装就能估算出一只虾的大概重量。
还是以某马和某马为例。某马表示一斤含有80~100只虾,每只虾重约4.5克至5.6克。而一个马标每磅含有71~90只虾,也就是说每只虾重约5克至6.4克。
好像马的虾比较大,对吧?但重点是!某虾每克值0.099元,某马每克值0.092元。但是按照脱水后的实际重量,单价就上去了,看似占了便宜,实际上却吃了亏。
但能进入一马等大型超市的货架,至少说明质量相对有保障,价格也不算太离谱。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直播间和渠道不明的散装货可能重达200克,但实际上每只虾都挂着厚厚的冰衣。解冻后其实有100多克重,损失率高达50%甚至更多。这是纯粹的大头。
一斤鲜大虾在广东(产地之一)依然卖到35元。如果剥好的虾价格低得离谱,我劝你还是不要接了。
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冻品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隐患:冻品在运输过程中能否保证全程冷链,如果中途冷冻,不仅会影响虾的结构和口感,还会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建议尽量选择线下购买,减少路上的时间。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比较麻烦,喜欢做自动更快的食物,买冻虾比较方便。一是注意购买薄冰外套的产品,二是用real空塑料袋或用冷水解冻整个包装,避免滋生细菌。
其实冻虾即使保存的很好,其营养和口感自然不如鲜虾。如果条件允许,他们更关心食材本身的品质和营养。建议买活虾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