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蘑菇种类及图片(常见的蘑菇种类及图片)

如果你在青岛菜市场遇到一个长相可疑,只拍不买的中年油腻男,有一定概率他是个瓦工。我一直把菜市场当成水族植物园来逛。本文列举的“菌类”图片均出自本人之手,大部分来自菜市场(但第一张不是)。图1“平菇”图1“平菇”1.平菇俗称“糙皮侧耳”,是最...

如果你在青岛菜市场遇到一个长相可疑,只拍不买的中年油腻男,有一定概率他是个瓦工。我一直把菜市场当成水族植物园来逛。本文列举的“菌类”图片均出自本人之手,大部分来自菜市场(但第一张不是)。

图1“平菇”图1“平菇”

新疆蘑菇种类及图片(常见的蘑菇种类及图片)

1.平菇俗称“糙皮侧耳”,是最常见、最常见的一种蘑菇,菌盖呈扇形,侧柄呈灰色或灰白色。小时候是第一次吃蘑菇。当时觉得很好吃,连一向被视为生命的红烧肉都黯然失色。后来接触到比较贵的东北榛蘑,味道又粘又滑。我反而觉得还没有“平菇”那么远。可见小盆友很容易互相依赖。

二、香菇/香菇,又称冬菇、蘑菇等。,以前接触干货。这几年的生鲜越来越多,标准的蘑菇看起来又圆又胖。有独特的香气,干品比鲜品更浓郁。最早的栽培香菇出现在中国,日本人发扬光大,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食用菌。那么谁是第一?答案即将揭晓。

三、/双孢菇,通体白色,珠圆润,肉质坚实致密。通常被称为“口蘑”或“口蘑”,但与历史上由张家口传入、起源于蒙古草原的“口蘑”并无关联。该品种目前世界排名第一,栽培最多的白品种发现于17世纪。图4“棕色蘑菇”,棕色类型的双孢蘑菇。一个是无瑕玉,一个是埋没淘汰,但都是同一物种。我们可以在哪里争论?

4.杏鲍菇/杏鲍菇“杏鲍菇”,与“平菇”同属一科,但长相却大相径庭。它的鸭舌帽又小又薄,显得可有可无。菌柄厚而结实,是主要食用部分。吃起来又厚又脆,有点类似鲍鱼。熟了闻起来有点杏仁味,所以取名“杏鲍”。在中国没有野生分布,本来就不为人知。直到1993年,日本开发出高效栽培技术,才有机会遍地开花。

5.蘑菇/金针菇,这个名字是香菇的别名之一,也是“金针菇”更正式的中文名字。“金针菇”曾被列为金针菇/金针菇的变种,2018年被确定为独立种。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细长细长型,或色淡如金,或色白如玉,都是人工培育的品种,与野生状态有很大区别。现在好像白人类型越来越多了。“一白遮百丑”同样适用于蘑菇。

六、斑玉菇/真姬菇,一个名字涵盖了一系列小蘑菇。无论是海鲜菇,蟹味菇,还是白蘑,都是栽培品种或斑玉菇品种。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颜色不同,图7底部可能是它原来的样子。既然是一手人家,味道肯定差不了多少。买的时候不用太担心。谁便宜买谁就完了。

七、环孢侧耳/秀珍菇,“平菇”,别名很多,略。“平菇”属于同一个小哥哥,外形相似。未成熟的子实体(长大后可能叫“平菇”)在市场上出售,其菌体娇小,故称“秀珍”。据说鲜脆可口,略胜“平菇”。原产印度南部,1974年驯化成功,1990年代从台湾省引入mainlandChina。

八、蛹虫草,“蛹虫草”,假“冬虫夏草”,子实体鲜橙红色,本人照片颜色暗淡,可能是菜市场光线不好造成的。即使是真正的“冬虫夏草”也只是虚名,传说中没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当然也没有假;不过“蛹虫草”味道还不错,还能把汤变成橙红色。你不在乎它营养不营养,只要味道好就行。

9.茶树菇(Agrocybeaegerita/Agrocybeaegerita),菌盖精致,菌柄酥脆,香味纯正,味道鲜美,常生于野外油茶林的腐根及其周围,故名“茶树菇”。一般以干品或“茶树菇干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鲜品很少。目前已经大规模商业化。据说这个物种是2008年9月由“神舟七号”带入Tai空,为“培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其实我并不是很相信“泰空育种”…….

X./大球盖菇,商品名“松茸”或“松茸”,也是冒名顶替。真正的松茸是指口蘑中的几种松茸,与本种无关。木耳壮萌,红盖白梗,就是江湖传说中的“红伞白梗”,但不妨碍吃,而且吃起来脆嫩,香味浓郁。是国际食用菌市场十大交易蘑菇之一。

十一、卵菌/Oudemansiellaraphanipes,商品名“黑皮鸡冷杉”,云南俗称“水鸡冷杉”,虽有“鸡冷杉”之名,但与真鸡冷杉同属一科但不同属。白蚁的“根”生在白蚁的巢上,与白蚁同甘共苦,至今没有完全人工繁殖;这个物种的“根”长在土里的烂木头上,温顺易栽培,早已商业化。虽然没有真的鸡枞好吃,但是蘑菇肉脆嫩,还不错。

十二、/草菇,因生于腐烂的稻草中而得名。食用草菇和菇盖的柄都包在团藻里,形状圆如鸡蛋。天黑了就像烧炭一样。此时的肉厚滑可口。“如果过时了,它会像伞一样打开,它的价格就会降低。”起源于中国南方,300年前开始栽培,20世纪30年代由华侨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在是世界第三大食用菌。

13.桦木多孔菌/栗蘑,俗称灰树花、灰树花,子实体层次分明,形态优美,图中部分部位被禁锢在保鲜盒内,难以看清全貌。据说很香,菇肉脆嫩爽口,百吃不厌。以前中国的一些大傻瓜把它推上了“抗癌”的宝座,旅居日本的作家萨苏也曾经写过这方面的文章。抗癌又好吃。你在想什么?上帝没有那么多美德活着。

14.Lyophilumdecastes/Lyophilumdecastes,本名非常生僻,因菇盖的形状和颜色与丝绒片相似而得名“丝绒菇”。整体外观与“蟹味菇”有些相似,但菇盖更大,菇柄更粗,香气浓郁似松茸,肉丝滑如牛肝菌,最受日本人追捧。中国从1973年开始探索人工栽培,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于2013年首次在上海实现稳定的商业化生产。

15.大盖菇(Daguer/Panusgiganteus),又名平菇,商品名为“杏鲍菇”。最早的栽培种是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从野生蘑菇中分离驯化的。其真实身份长期以来扑朔迷离。起初被定为杯菇,后来又被修改为大杯伞/大杯伞,最后又被改成现在的名字。该物种的一个特征是菇盖中部明显凹陷,呈漏斗状或碗状。据说像竹笋一样香,像五花肉一样腻。想必炖肉很棒。

十六、白参/裂褶菌群落,又名/裂褶菌公社,树花。子实体丛生或丛生,柄不育,层重叠,形似菊花。说它们像荷花也是可以的,所以还有一个形象的商品名叫“雪莲”。它的菌韧、清香、可口、爽口,加上“雪莲”二字的加持,仿佛笼罩了保健的光环。南北都有分布,据说还有云南产的“干巴菇”的风味,特别好。市面上估计都是人工培育的。

17.短裙/竹荪,著名食用菌。竹荪竹荪是竹荪属10多种类似真菌的总称,市售的有竹荪/竹荪和本种。上图已经被业内大佬认定为短裙,所以不是我的错。成熟的竹荪,乍一看像是一个穿着网眼蕾丝裙的高挑美女,但细看又有些难以形容;通过观察蘑菇裙的长短和颜色,可以分辨出各种各样,但干品都差不多。它是人工培育的,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

18.羊肚菌(Morchellaangustifolia/Morchella胡搅蛮子),是“黑羊肚菌”的一个分支,因蘑菇盖表面像梯子而得名。该种在四川、云南、湖北西南部均有野生分布,曾被认为是“最易栽培”的羊肚菌之一。也是近几年在中国驯化推广的,占中国栽培羊肚菌的95%以上。再加上发达的交通和物流,这种生鲜产品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

19.褐牛肝菌(boletosfustipes/Phelebopusorentosus),俗称“黑牛肝菌”,是“牛肝菌”系列中唯一可以商业化人工栽培的品种,否则无法摆上青岛菜市场的摊位。这个物种不同于其他著名的“牛肝菌”。它属于牛肝菌,但它的菌体也是又大又肥,在野外甚至可以长到篮球大小,重2、3公斤。至于味道,卖家自然会说好,但据说不如其他“牛肝菌”。

二十、绣球菌/绣球菌,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都印在盒子上,这样科学严谨的业务不多见。叶状体肉质,从一根粗壮的茎上分出许多分枝,分枝末端形成无数曲折的花瓣,形似绣球,又有点像银耳。据说香味宜人,味道很美,日本人特别喜欢。它叫“梦幻魔菇”,真的是惊喜。我以前从未见过这个世界。

21./猴头菇,嫩滑清香,是著名的美味佳肴之一。在古代,猴头菇、熊掌、燕窝、鱼翅是四大名菜。现在熊掌已经禁食,燕窝鱼翅也名存实亡,无法人工养殖。只有猴头菇可以永续利用。可能正是因为人工栽培的大规模推广,其价值和地位严重下滑。前几天我居然看到以“雪菇”为噱头的猴头菇销售居然沦落到改名换姓的境地。…..

/银耳,中国传统食用菌,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其子实体由10多片薄而皱的扁平花瓣组成,温润如玉,更像绣球而非链球菌。注意干货往往是米色,纯白色是有问题的,可能是被硫磺熏过。据记载,银耳的种植始于四川通江。至少在1865年就有大规模的人工种植,现在更是普遍。

二十三、金耳菌(Aurantialba/T.aurantialba)又名黑木耳,与银耳同为银耳科成员,第二阶段为同一科的近亲、姊妹。其子实体花柱与银耳略有相似,上表面凹凸不平,形似脑(故又称“脑耳”),呈亮橙色、金黄色或桔黄色。江湖人称之为“植物燕窝”、“肺部吸尘器”。这些都是骗人的,植物燕窝刚还回来。再怎么吃也不可能“真空”肺部,所以不是一个办法。

上面有25张图,23种,包括大部分菜市场常见的蘑菇,以后肯定会遗漏,需要补充。另外,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漏掉了一种和“平菇”“香菇”一样常见的菌类,木耳/黑木耳。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东西,但是我们的瓦工从来没有拍过新鲜的黑木耳。你做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