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制作豆豉
第一步:准备配料,2大匙番茄酱,蒜8瓣儿切丁,姜一小块儿,切碎丁。要是不喜欢吃到姜末蒜末的话,可以切成姜片蒜片啥的,等炒好了酱以后,拣出扔掉。
第二步:准备主要的材料,黑豆豉,干辣椒碎,和瘦肉末。我大概目测了一下比例,大概是1:1:1.2,其实可以随意啦,差不多就行。若是不大能吃辣的,建议用做韩国泡菜的那种干辣椒碎,红红的,这种辣椒碎,在我这个嗜辣一族的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辣味。肉末呢,建议用瘦肉末,一个是健康一点,再一个,也省得炒的时候肥肉出油,等冷却后会有白色的凝油。
第三步:锅热油,要多放一些油,大概是平时炒菜的3-4倍。先把肉末倒进去,炒到变白色,加料酒,老抽酱油继续炒,炒到水分差不多都干了的时候,倒入豆豉和辣椒碎,炒一会儿,加入切好的姜蒜,番茄酱,加点白糖,转小一点的火力,不停地翻炒到锅里没有什么水分,撒一点香油,就出锅啦。晾凉以后,装瓶保存。注:用老抽酱油,给肉末上色,另外,豆豉本身比较咸了,所以,没有再加盐。
二、好吃的自制黑豆豉怎么做好吃又简单,做法
主料
黑豆:500
辅料
油:适量白糖:适量洋葱:适量盐:适量豆瓣酱:适量
具体步骤
第一步
第一步
1.黑豆洗干净
第二步
第二步
2.用冷水浸泡3个小时
第三步
第三步
3.浸泡后的黑豆放在石锅中,入微波炉打至7、8分熟,晾凉
第四步
第四步
4.黑豆放在果汁杯中
第五步
第五步
5.将刀片组件旋紧在果汁杯口,再将刀片组件和主机安装好,接通电源,手按住开关,机器开始工作,将黑豆搅拌好备用
第六步
第六步
6.锅烧热加油,洋葱碎入锅炒
第七步
第七步
7.炒出香味,豆瓣酱入锅炒
第八步
第八步
8.炒出红油,搅拌好的黑豆入锅炒
第九步
第九步
9.加白糖炒
第十步
第十步
10.加盐炒
第十一步
第十一步
11.炒均匀关火,盛出晾凉后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保存
三、请问豆豉怎么做呀?
做豆豉时,豆子煮的软硬程度很讲究,煮太软,做出的豆豉会有苦味,而且不美观;煮太硬,吃的时候会觉得没熟。所以煮的时候,就煮到刚刚过心最好,火小一点,尽量不要让豆子破皮,这样最后出来的豆豉才能颗颗色泽黑亮剔透,让人一见便食指大动。
第二步便是要让它发酵。发酵时尽量用竹制容器,可以先在容器底上铺一层稻草,也可以不用。不管铺与不铺,最后出来的豆豉都会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稻草或竹子的清香。发酵时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豆子不能铺太厚,也不要太薄,太厚不利于通风,太薄会使水分蒸发太快。就我所见,很多人做豆豉是把它挂在房梁上发酵的,这样能保证通风和清洁,也不至于让它受到地面湿度过高的影响。豆豉上面可以什么都不用盖,当然如果觉得有点干,可以盖上一些撕成条的鲜芭蕉叶,如果附近有黄金树,有黄金树的枝叶就最好了。切忌不能盖得太严,一定要保持通风。否则豆子还没成豆豉就会烂掉了。冬季较冷,发酵时间一般15到25天,也要视当时的湿度条件稍作斟酌。
发酵好后,每颗豆子上面都会包裹一层或白或绿的东西。取出先用水洗,再用酒洗。洗完就可以看见可爱的豆豉了。酒洗之后不要再沾上水,入坛密封。也可以不入坛,但口味会稍差一点。要吃的时候,舀出来一些以自己的口味随心烹调,比较懒的话,就直接舀起来便可以吃的。绝对美味哦!
四、豆豉是怎样做的?
一、工艺流程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盐→发酵→晾干→成品二、操作要点原料处理1.原料筛选:择成熟充分、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并且有一定新鲜度的黑大豆为宜。2.洗涤:用少量水多次洗去大豆中混有的砂粒杂质等。3.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黑豆吸收一定水分,以便在蒸料时迅速达到适度变性;使淀粉质易于糊化,溶出霉菌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供给霉菌生长所必需的水分。浸泡时间不宜过短。当大豆吸收率95%时,大豆吸水过多而胀破失去完整性,制曲时会发生“烧曲”现象。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味苦,且易霉烂变质。因此,我们在生产加工中应选择浸泡条件为40℃、150分钟,使大豆粒吸收率在82%,此时大豆体积膨胀率为130%。4.蒸煮:蒸煮目的是破坏大豆内部分子结构,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易于水解,淀粉达到糊化程度,同时可起到灭菌的作用。确定蒸煮条件为1kgf/cm2,15分钟或常压150分钟。制曲制曲的目的是使煮熟的豆粒在霉菌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酶系。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使豆豉具有鲜美的滋味和独特风味。把蒸煮后大豆出锅,冷却至35℃左右,接种沪酿3·042或TY-Ⅱ,接种量为0.5%,拌匀入室,保持室温28℃,16小时后每隔6小时观察。制曲22小时左右进行第一次翻曲,翻曲主要是疏松曲料,增加空隙,减少阻力,调节品温,防止温度升高而引起烧曲或杂菌污染。28小时进行第二次翻曲。翻曲适时能提高制曲质量,翻曲过早会使发芽的孢子受抑,翻曲过迟,会因曲料升温引起细菌污染或烧曲。当曲料布满菌丝和黄色孢子时,即可出曲。一般制曲时间为34小时。发酵豆豉的发酵,就是利用制曲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分解豆中的蛋白质,形成一定量的氨基酸、糖类等物质,赋予豆豉固有的风味。1.洗豉:豆豉成曲表面附着许多孢子和菌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酶类,如果孢子和菌丝不经洗除,继续残留在成曲的表面,经发酵水解后,部分可溶和水解,但很大部分仍以孢子和菌丝的形态附着在豆曲表面,特别是孢子有苦涩味,会给豆豉带来苦涩味,并造成色泽暗淡。2.加青矾,使豆变成黑色,同时增加光亮。3.浸焖:向成曲中加入18%的食盐、0.02%的青矾和适量水,以刚好齐曲面为宜,浸焖12小时。4.发酵:将处理好的豆曲装入罐中至八、九成满,装时层层压实,置于28℃~32℃恒温室中保温发酵。发酵时间控制在15天左右。晾干豆豉发酵完毕,从罐中取出置于一定温度的空中晾干,即为成品。三、质量标准感官指标1.色泽:黑褐色、油润光亮。2.香气:酱香、酯香浓郁无不良气味。3.滋味:鲜美、咸淡可口,无苦涩味。4.体态:颗粒完整、松散、质地较硬。理化指标1.水分:不低于18.54%;2.蛋白质:27.61g/100g;3.氨基酸:1.6g/100g;4.总酸3.11g/100g;5.盐分14g/100g;6.非盐固形物:29g/100g;7.还原糖:2.09g/100g。[编辑本段]相关历史豆豉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根据注释大苦即为豆豉。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先秦文献无豆豉,当是秦汉之际出现。《史记.货殖列传》始见豆豉记述。《齐民要术》载有制作豆豉的技法。东汉开始用作药物。以后历代食籍、药籍均有关于豆豉的记述。至今仍为重要调味料之一。唐代时,豆豉传入日本,成为纳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