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环卫工九年了,经常在这里吃饭。有时候我不来。老板叫我们吃饭,送回路上,对我们很好!”环卫工人李阿姨一边吃着手里的肉饼一边对记者说。其他环卫工人也说,他们在培训多味小吃几乎每天都吃,蒸面、油饼、肉夹馍都吃得饱饱的。
这是记者2月13日上午在安康维多小吃培训学校看到的一幕。十一点,江北区环卫工人陆续来到培训学校。他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就像在家里一样。多味小吃培训的创始人胡告诉记者,因为下雨,来的环卫工人并不多。多的时候,来吃饭的有六七十人。
据胡介绍,从2013年开始做小吃培训,他就请附近的环卫工人吃饭,一方面是为公益做贡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再浪费粮食。后来渐渐成了习惯。学生们会在十一点前做好各种小吃,整齐地放在餐桌上,等着环卫工人来品尝。
多味小吃培训在安康很有名气,是很多创业者的选择。“对于很多安康人来说,小餐饮创业是一个低门槛的创业项目。比如一些中年人文化程度低,一些想在农村创业的年轻人缺乏资金。他们可以选择小餐饮创业,只要肯努力,能吃苦。”胡对说:
说起小餐饮,胡就开了口。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当年遭遇的坎坷经历。胡,34岁,汉滨区枣阳镇人。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出去在深圳一家工厂打工。“我还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每天都要排队吃午饭。那是广州一个有炒粉的小摊。生意非常好。我当时就想,要是有这个技术,我也能做好,就不用给别人打工了。但是,那时候学技术太贵了。学砂锅花了六千,学面条花了几千。”胡回忆起的往事。
没钱学技术,他过去试着在餐馆打工,想偷,后来什么都没学到。2010年,他回到了Xi安。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学会了烤串。完成学业后,他在Xi安摆摊。虽然很辛苦,但他每天能挣几千块钱。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炸串大排档,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通过自己的经历,胡看到了小餐饮的优势。为了能让更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创业,让其他人低成本学到技术,他决定回安康开办小吃培训班。“我只是觉得小餐饮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只要味道好,不管摆摊还是开店,投资都不会太大,几万块钱就能创业。”胡对说:
在多味小吃培训的培训内容上,记者看到,他们目前已经培训了上百种,有米线、油条、肉饼、蒸面、馒头等小吃,还有炒菜、海鲜等品类,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学生不限时间,可以学到技能和标准,只有老师和学生都满意了,才算成功。胡告诉记者,培训班一年的培训量是四五百人。十年时间,至少有上千人创业,把安康餐饮带到了全国各地。
“以前我们到处打广告,各个县区都打,现在不打了。虽然安康这几年做小吃培训的越来越多,但是这里的学员也没少,都是老学员介绍新学员,这也坚定了我以后的选择。我只是想用心服务学生,让他们学到优秀的技能,给他们好的开店指导,让他们创业成功,赚更多的钱。这是我最好的广告。”胡对记者说。
在培训班里,记者看到有年纪十六七的少年,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他们很融洽,一起学习交流。一个17岁的少年告诉记者,他没考上高中,不学点技术以后也不知怎么办。还有一位53岁的女学员,她表示自己年纪大了,也没文化,没什么可做的,等学好手艺,准备在县上开个小店,最起码可以靠手艺和辛苦赚点钱。在培训班上,记者看到有十六七岁的少年,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他们很和谐,一起学习交流。一个17岁的男生告诉记者,他没上过高中,没学点技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有一个53岁的女学生。她说她老了,没文化,没什么事。等她学会手艺,准备在县城开个小店,至少可以靠手艺和努力赚点钱。
胡高胜告诉记者,他们的学员年纪最小十五岁,最大的六十多岁,还有一些身体有缺陷的学员,他们都是想学个手艺,做点小生意。“餐饮的苦谁不知道,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选择这行,不是说多喜欢,而是很多人没有太多选择,所以我们要对学员负责,花少一点钱,学好一点的手艺,最起码他们的人生多了一个可能。”胡告诉记者,他们的学生最小的15岁,最大的60多岁,还有一些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他们都想学一门手艺,做点小生意。“没有人知道餐饮的艰辛,但还是有很多人选择这一行,不是说他们更喜欢,而是很多人没有太多的选择,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负责,少花点钱,学点手艺,至少他们的人生多了一种可能。”
华商报记者程斌编辑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