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福建吃什么(福建人夏至吃什么)

1、福州:锅边糊、碗糕、夏饼。福州人“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立夏这天家家户户磨米成浆,煮鼎边糊、摊煎饼“做夏”,祈求风调雨顺、家身平安。大家还将鼎边糊馈赠左邻右舍,寄予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情谊。用蚬子汁为汤,在锅里烧开取其...

1、福州:锅边糊、碗糕、夏饼。

福州人“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立夏这天家家户户磨米成浆,煮鼎边糊、摊煎饼“做夏”,祈求风调雨顺、家身平安。大家还将鼎边糊馈赠左邻右舍,寄予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情谊。

夏至福建吃什么(福建人夏至吃什么)

用蚬子汁为汤,在锅里烧开取其鲜味,再把磨好的米浆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米浆在锅边烫成干皮后用锅铲刮到汤里,加芹菜、葱、虾皮、香菇等作佐料,烧开后起锅就是一盆滚烫的“锅边糊”了。

每年立夏日,是福州以风味小吃为主的美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磨麦粉、米浆,做煎饼,炊碗糕。碗糕以小碗为模具,抹净油,倒米浆,上面撒些芝麻,将碗上屉,旺火蒸15分钟,出锅将糕从碗中倒出即可。碗糕松、绵、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夏饼,俗称“夏粿”。用麦粉或米浆加以佐料煎成。分甜、咸两种。甜的,以前妈妈给做的都是加白糖的;咸的,加入盐、葱、韭菜或虾皮、肉丁、蚬肉、蛏肉、蛋等;此时刚好是新麦登场,吃夏饼,寓有品尝劳动成果与庆赏农作物丰收的韵味。

2、宁德:光饼、春卷、蝴蝶包。

在这一天,宁德市市民有着自己特殊的风俗。这风俗主要是体现在食的方面——吃立夏。“吃立夏”是在中午时分吃的。这一天的午餐,人们有吃饼、吃春卷和蝴蝶包的习惯,还有一些民众有吃五枣蛋的习惯。

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在蕉城区,群众们将豆芽、韭菜、肉末等混和着炒熟,夹在“蝴蝶包”里,或者用面皮包成春卷吃,由于“立夏”用当地口音念,有点像“塞饱”,有民间玩笑说,这是要吃饱身体以度过炎炎夏日。

寿宁县和霞浦县,立夏这天要吃“立夏糊”,就是把米磨成米浆,与肉末、豌豆、菜干、海鲜、百合花瓣等一起煮成的粥。

而在福安市和周宁县,是把光饼剖开,夹上炒熟的小笋,当地老人说,立夏这一天吃笋,腰腿会硬,会像笋一样茁壮。

屏南县和古田县,立夏是吃用红糟煮的菜,比如红糟肉、红糟田螺、红糟笋等。

3、三明:喜粿、立夏丸。

客家人吃立夏丸,建宁吃夏糍,泰宁吃韭菜糍,将乐吃夏羹丸,沙县及市区吃喜粿,永安吃薄饼或面食,大田吃米粿,尤溪吃红糟肉和全笋,叫作“接脚骨”。

喜粿,也有人写成习粿,它是由沙县口语化而来,分为馅和无馅两种,传说是战国时期孙膑为瞒过庞涓装疯而特制的食品;作为沙县节令小吃,以前家家户户常在立夏时节制作。当然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中,也不凡经常见到。

客家“硬饭丸”也叫“立夏丸”,是客家祖地宁化地区的一种时令美食。每至农历四月“立夏”时节,宁化的城市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硬饭丸”,以此迎接夏天的到来,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龙岩:油饭、三宝、鸡肠面。

在连城,立夏日这天的午餐,家家户户必须吃号称“三宝”的“银豆腐”此乃一宝﹔“银灰蛋”此乃二宝﹔三宝是面包。农家人吃完它们后,据说能起到清凉解暑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