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食用的是“粟菽”。
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春秋时期一个人能吃什么取决于这个人的身份地位,即使礼制已经开始有松动的迹象。
贵族和平民两个身份阶层,在饮食内容上有根本性的差别。古代文献记载很明显地概括了贵族和平民在饮食内容上的差异,简单来说,贵族就是“肉食者”,平民就是“藿食者”。也就是说贵族阶层有肉吃,平民阶层几乎吃不到肉。
《左传·庄公十年》载:“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说苑·善说》载:“晋献公之时,东郭民有祖朝者,上书献公曰:‘草茅臣东郭民祖朝,愿请闻国家之计。’献公使使出告之曰:‘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
一、“肉食者”吃什么?在那个十分看重礼制的时代,要探究“食肉者”究竟吃什么,就需要在有关制度、祭祀等活动的记载中去寻找。而天子作为最高等级的“肉食者”,他吃的食物自然最具代表性。
《礼记.月令》记载:“天子居青阳左个……食麦与羊”,“天子居明堂左个……食菽与鸡”,“天子居大庙大室……食稷与牛”,“天子居总章左个……食麻与犬”,“天子居玄堂左个……食黍与彘”。
这里面包含了羊、鸡、牛、犬、彘四种肉食,麦、菽、稷、麻四种素食。
《周礼·天官·膳夫》记载: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罋。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
《周礼》的记载有点复杂,可以一一的来分析一下。
“六谷”就是六种农作物,汉人注释为“稌、黍、稷、粱、麦、苽”。“六牲”就是六种牲畜,有人说是“马、牛、羊、豕、犬、鸡”,也有人说是“牛、羊、豕、犬、雁、鱼”。
“六清”则是天子的饮品、酒浆之类的,“羞用”则是家畜或珍禽身上的内脏或其他部位,“珍用”是指“淳熬、淳毋、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八种珍品,“酱用”则是用餐过程中用的调味剂,类似如今天的醋、酱之类的。
总体来说,周天子的食物种类比较多,最基本的是“六谷”、“六牲”,其他的“六清”、“羞用”、“珍用”、“酱用”,则是从“六谷”、“六牲”中得来的加工品。
二、“藿食者”吃什么《礼记·王制》说庶人无故不食珍,《国语·晋语》又说庶人食菜,祀以鱼,这就规定了平民“庶人”平常是不能吃肉,只能吃菜也就是吃素,祭祀才能用鱼,才能沾荤腥。
既然平民吃素,那他们都具体吃些什么素呢?
《诗经·豳风·七月》记载:“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荀子·富国篇》载:“垂事养民……冬日则为之饘粥,夏日则与之瓜麮……”。
从上述记载来看,所谓的“郁、薁、葵、菽、枣、瓜、苴”等瓜果蔬菜,是平民的日常食物,在食物形式上基本上就是粥。
而平民的主食,按理应当也是“六谷”。但现实情况是,五谷中豆粟质量相对较差、产量也高一些,是一般平民的主食。
而六谷中的“梁”就不是一般平民可以吃到的,因为产量少、很珍贵,只能供给贵族。很多学者研究认为,粱是粟中的精品,比如许倬云先生。
可见当时,平民的生活水平较之贵族上层,是有着很大差距的,不仅只能吃素,还吃不上干的、只能喝粥,甚至也吃不上梁。
春秋时期尚处在礼崩乐坏之前,礼制决定了什么身份的人,可以吃到什么食物。而礼制背后,其实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不得不对食物的分配进行严格的规定。当然,食物除了阶层的差别之外,也有地域上的差别,因为地域不同则产出不同,地大物博嘛。
触读历史原创!欢迎关注,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