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九大碗的菜谱大全(农村的九大碗)

四川的“九大碗”据说最初是秋后农民为庆祝丰收面摆的酒席。以后在清代、民国时期,民间凡是婚嫁、丧葬、寿辰、“满月”、开业等喜事都会设这种酒席。传统席面多为九种荤菜宴客,此即俗称“九大碗”或“九斗碗”。而流行在宜宾民间的此种“席口”,具有川菜五...

四川的“九大碗”据说最初是秋后农民为庆祝丰收面摆的酒席。以后在清代、民国时期,民间凡是婚嫁、丧葬、寿辰、“满月”、开业等喜事都会设这种酒席。传统席面多为九种荤菜宴客,此即俗称“九大碗”或“九斗碗”。而流行在宜宾民间的此种“席口”,具有川菜五大流派中“大河帮”特色,其辣味和麻味略逊于重庆;咸味稍浓于成都稍弱于自贡;甜味次于内江。九大碗的特色是蒸菜,以蒸为主:头碗、蒸全鸡、蒸全鸭、蒸肘子、咸烧白、甜烧白、粉蒸肉,配以粉条、竹笋、品芋、苕薯、海带、时令蔬菜。酒席以蒸和烧、炒、熘、煸形式构成“五碗”,一般只有九个菜,所以称为“九大碗”。“九大碗”也分低、中、高档。低档的一般全为猪肉而无鸡、鸭、鱼;中档的有鸡、鸭、鱼、蹄筋、竹荪等;高档的除了蹄筋、竹荪、鱿鱼外,还有海参、鱼翅等等。到了九十年代,“九大碗”不仅大换“包装”,由猪肉为主推广到以鸡、鸭、鱼、海产品为普遍,菜式也由九个发展到N个。传统的“九大碗”现仅残存于部分农村。其实我也没见识过农村的“九大碗”酒席,汗。。。先来看“九大碗”中的蒸头碗食材猪排骨、猪肉末、五花肉、玉兰笋、品芋、墨鱼、木耳、黄花、鸡蛋、淀粉、老姜、花椒、鸡汤、盐。步骤/方法1品芋去皮,切块,上蒸锅中蒸熟取出待用。2墨鱼用热水泡软。3将泡好的墨鱼片成片,五花肉切片,排骨用热水洗净,玉兰笋片成片,木耳、黄花泡开。4粑粑肉的做法:肉末里放花椒、鸡蛋、老姜末、淀粉、盐拌匀。5锅中放油烧到六成热,将肉末团成团放菜刀上,贴近油面再轻轻滑到油锅中改中小火炸几分钟。6捞出沥干油,晾凉后上蒸锅蒸约二十分钟即成。7炸酥肉和酥排骨:鸡蛋打散,放淀粉、花椒粉、盐搅匀制成全蛋糊。8将五花肉、排骨用料酒、盐腌约十分钟后,裹上全蛋糊。9逐一下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呈金黄色。10捞出沥干油分待用。11凉后的粑粑肉切成稍厚的片;取一特大碗,将芋头块垫底。12放入黄花、木耳、玉兰片、墨鱼片。13再放入酥肉、排骨。14铺上粑粑肉,灌入放了盐的鸡汤。15上沸水蒸锅中加盖蒸四十分钟左右。16连碗取出即可上桌开吃。

“九大碗”,也有人叫做“九斗碗”,流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儿诞生、老人寿辰等喜事,都要办一顿丰盛的酒席。旧时,除猪肉外,或鸡或羊必上满九碗主菜而得名。后来发展演变为上九道菜,依次顺序为:一、干盘菜;二、凉菜;三、炒菜;四、镶碗;五、墩子;六、膀;七、烧白;八、鸡;九、汤菜。民间有首《九碗歌》:主人请我吃晌午,九碗摆得胜姑苏。头碗鱼肝炒鱼肚,二碗仔鸡炖贝母。三碗鲤鱼燕窝焯,四碗猪肉焖豆腐。五碗金钩勾点醋。六碗金钱吊葫芦。七碗墩墩有块数。八碗肥肉火巴漉漉。九碗清汤把口漱,酒足饭饱一身酥补充:“九大碗”主角非“蛋裹圆”莫属。“蛋裹圆”,正式的菜名叫“镶碗”,一个富有书卷气还散发着民间工艺灵光的名字。也有写作“香碗”的――不喜欢这样写,直接把效果都拦出来,一点也不含蓄,像三流广告。“镶碗”,一般是四种菜肴:红萝卜、豆腐干、大酥肉、蛋皮圆子。由里到外,依次往外覆盖,直到镶满整整一斗碗。蛋皮圆子盖面,主人家酒席光鲜不光鲜,就看这道面子菜了。红萝卜垫底,好吃的没了,最后再来点光彩照人的,红彤彤一片,喜气洋洋,于是有种说法――“离了红萝卜不出席”。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办“九大碗”就不屑于用用红萝卜,替为喜沙了。喜沙,甜甜蜜蜜的,老人小孩都喜欢。只是冷落了那红萝卜喽。四道菜足够了,荤素搭配,还有蛋白质,符合营养学,刚够分寸。太多了,就芜杂,像满汉全席,眼花缭乱。主角缺场,没有高潮,哪里是表演,分明是没有冠军的宫廷选养。蛋裹圆,其实就是一个拼盘,原汁原味的拼盘补充:先摊蛋皮,把生鸡蛋搅烂,往抹了油的热锅里一倒,然后把多余的蛋汁倒出来,锅上就结了一层薄薄的金黄的蛋皮。然后把瘦多肥少的肉丝拌上芡粉、鸡蛋糊,加姜汁、盐、豆瓣等各种佐料,用蛋皮裹成杯口粗细的条,上蒸笼蒸熟,再切成片,垫上土豆、瘦肉等,再上笼蒸,出笼时加香葱、滴香油。

农村九大碗的菜谱大全(农村的九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