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豆腐流传最广的传说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
▲八公山风景区汉淮南王宫殿中的刘安塑像?迎春花新浪博客
淮南王刘安死于自尽,那是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刘彻以“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的罪名,判定刘安谋反。刘安是汉武帝的叔叔,汉武帝年轻时曾经很崇拜这位叔叔,两个人有不少共同之处,都喜欢方术,研究长生不老之术,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刘安讲究黄老之术,无为而治,汉武帝则推行“独尊儒术”。
即便淮南王刘安死了,也有两样东西使他不死:《淮南子》和豆腐。《淮南子》是一部书,里面天文地理养生玄学无所不包,算是西汉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那时淮南王刘安喜欢广交天下异士,最多时有数千门客,这些各路英豪写下这部巨著。豆腐,后人更愿意把它的发明者安在刘安身上,人们确信豆腐是一种偶然的产物,是刘安在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时,黄豆汁水用来培育丹苗,偶然遇到石膏,于是有了豆腐。
这当然也是传说,我并不相信。中国人向来有托大的传统,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找一个历史名人做自己行业的祖师爷。理发的祖师爷是吕洞宾,做笔的祖师爷是蒙恬,瓦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做豆腐行业的人找淮南王刘安做祖师爷,从情理上我理解,从现实上,说不通。
关于豆腐的起源,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唐末宋初。在这之前的文字记载中,从来没有“豆腐”这个字眼,或者类似这种食物的具体描述,包括《淮南子》和《齐民要术》。在宋朝的时候,豆腐才普遍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并且花样翻新,豆腐的确是食物中的孙悟空,可以上天入地,有七十二般变化。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起源自汉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也有出土文物证明,在东汉末年,民间制作豆腐已经有很成熟的工艺,在河南密县打虎亭村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已清晰描绘了制作豆腐的泡豆、磨豆、过滤、点浆、整压等流程。我还特意找了那幅汉画像,好像是做豆腐,但是具体是做啥,我一眼也看不明白。
《史记》里有一篇《货殖列传》,对人们的饮食有一些记载。那时南北方的口味差异很大,跟现在一样大。南方吃稻米,北方吃麦和粟。北方麦子种植面积很大,自然有各种面食。面食有统一的称谓:饼。常见是烧饼、汤饼、蒸饼,烧饼和蒸饼好理解,汤饼其实就是现在的面条。《战国策》中还有记载:“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
黄豆在那时称为菽,是中国的最原生的物种。汉初没有什么吃豆子的好办法,豆子要煮,直到三国时期,曹植“七步成诗”,还在写“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煮熟了之后不怎么好吃,并且会胀气。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七步诗》插画
中国一直都是农耕文化的国家,饮食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粮食谷物来搭配蔬菜。中国人向来饭菜分离,“饭”是主食,是谷物粮食;“菜”是蔬菜。肉是稀罕物,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谈论他向往的美好世界,“七十可以食肉矣”,年过七十的人能吃到肉,已经是奢望。所谓“肉食者鄙”,肉是特权阶级的食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是过年过节时的调剂。
这种饮食传统我们并不陌生,即便在几十年前,我们父辈的童年记忆中,吃肉也是一件奢侈的事。
中国自古战乱频发,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在动荡之中,生存是最重要的。于是从吃喝上衍生出了非常多的民间智慧。在面对饥饿的历史中,中国人把吃喝变成了一种生存哲学。中国人无法像游牧民族那样轻易的在肉食中获得优质蛋白质,只能从大豆中获取幼稚的植物蛋白,并且因为此,衍生出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豆制品。豆腐仅仅是其中之一罢了。
相传豆腐是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袁翰青以为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学者筱田统根据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认为豆腐起源于唐朝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