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蘸白糖吃了见阎王是真的吗(芋头相宜相克食物表)

中国有三个鬼节,即清明节、中元节和汉一节。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正好是中秋节。从节日的功能来说,一年一个“鬼节”加上对逝者的祭拜就能满足需求。为什么要把三个节日定为“鬼节”?中秋节到底是什么?先说中秋节吧。一般认为,中元节,又称“兰花节”和“...

中国有三个鬼节,即清明节、中元节和汉一节。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正好是中秋节。

从节日的功能来说,一年一个“鬼节”加上对逝者的祭拜就能满足需求。为什么要把三个节日定为“鬼节”?

芋头蘸白糖吃了见阎王是真的吗(芋头相宜相克食物表)

中秋节到底是什么?

先说中秋节吧。

一般认为,中元节,又称“兰花节”和“鬼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

鬼节、中元节、笠原节分属民俗、道教、佛教,是并列关系,不是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

在民俗的“鬼节”中,整个农历七月都应该是“鬼节”。农历七月初一,阎王打开鬼门关,放鬼给死人吃,享用人的供品。七月的最后一天,鬼门关再次关闭,鬼魂们不得不返回冥界。

但中元节中的“中”字源于道教的三元论,正式定型是在唐中后期。中唐诗人王建(767~830)在《宫词》中写道:“看中元斋月到,我用金线绣出真相。”

东汉末年,道教有“三官”之说。北魏时,道士寇发明了三元节的神话。一个叫陈子畦的人娶了龙王和三翠公主,Hiuke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娶了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兄弟,共福、赦罪、解厄。中秋节是当地官员宽恕罪过的日子。这一天道士念经做事,三祭五果散十鬼。

所以“中秋”一词所指的7月15日,其实是“地宫赦罪日”,而在民俗信中,这一天祭祀的鬼,不仅仅是为了祖先和亲人,还包括鬼魂。

但在中秋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就已经被佛教征用了。

佛教中的七月,本来是一个佛的喜庆月份,而不是“鬼节”。每年4月15日至7月15日,僧人要入驻寺内,安心不出门。安顿下来的第一天(也就是4月15日)就是夏末,圆满结束就是夏末。7月15日,僧侣们终于可以出来了。很多和尚修行成功。佛陀看到这一切,和僧侣们一样高兴,所以称之为“快乐的月亮”。

但是为什么七月的笠原节变成了「鬼节」?Euglenabasin,梵文Ulambana的音译,原意为“拯救倒吊”,即拯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西晋时期,佛经《兰经》被翻译并传入中国。佛经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在的孝道观念不谋而合。后来,南朝梁武帝萧炎提倡“三教同源”说,使它成为一个民间节日。当时它的主要功能是拜佛。到了宋代才发生变化,发展成为推荐死亡的鬼。

这里有必要讲一下木莲救母亲的故事。

木莲家里很有钱,但是妈妈很小气,特别喜欢小动物。她经常趁儿子不在的时候炖或者蒸小动物,从不修善,后来死了下了地狱。目连孝顺,出家为僧,得道神通。当他看到他的母亲在一个饥饿的鬼,他给了她满满一碗米饭。谁知道,食物到了他妈妈手里,就变成了灰烬。目连很心痛,找到了佛祖。佛祖说你妈罪孽深重,我一个人救不了她。我需要十个和尚的力量来威胁上帝,于是木莲在7月15日建了盆景社,借十个和尚的力量让她充实起来。后来,7月15日成了兰花俱乐部的日子。

目连救母的故事,既有佛教教人行善济世的意思,又有儒家的孝道文化。更重要的是,它为后来中秋节的发展提供了“饿鬼”的形象,这与王艳让鬼出来觅食的流行信仰是一致的。给饿鬼布施就是祭品,烧纸钱,普通人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赦罪”,防止厄运。所以三者的概念、习俗、含义在流传过程中是混杂在一起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佛教附属的道教的笠原节、中元节、笠原节都定在7月15日。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字。同时,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区分,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在当地混合发展。

例如,在海口和石鼓,民间习俗是延长信。7月15日晚,街头老爷爷老奶奶们在家里摆满了香烛,烧上了纸钱、金元宝、布匹等纸品,还买了小芋头、番石榴、杨桃等绿色水果在房子周围做慈善,送给在死者中失去亲人的鬼魂。

而河北、福建、江苏等地都在烧纸。江西吉安中元节烧纸,孕妇禁止叠纸锭。在福建省永福县的中秋节,已婚妇女必须回家祭祖等等。

描述:南京也以灯笼闻名。

七月十五的鬼不是清明节的鬼。

我们很容易发现中秋节不同于清明节。清明节的“鬼”其实是祖宗,但中秋节的鬼有两层意思:饿鬼和祖宗。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教授指出,中秋节“鬼”的分类和仪式,包含了亲属制度的结构性运用。它既不是单一的幽灵,也不是简单的祖先。

美国人类学家吴亚士在他的《神、鬼、祖先》一书中谈到了中国人的信仰体系,其中神和祖先被祭祀和崇拜,而鬼则被排斥和鄙视。所以,对不是祖先,有血缘关系的鬼魂的祭祀,源于一种原始的恐惧,希望鬼魂不要纠缠,不要侵扰俗世的生活。这是民俗“鬼节”中鬼的本意。它与道教、佛教结合后,这些古老节日的意义和内涵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逐渐从对邪灵的敬畏演变为对祖先灵魂的敬畏。总的趋势是祭祖超过祭鬼,与清明节明显不同。

7月15日的“鬼节”在地域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和形式,而清明节在形式和意义上更为集中。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研究馆员高洪星对清明节和中元节做了一个比较:

寒衣节不同于这两个节日,它的意义更单调,祖先思念的切入点更小。

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已进入寒冬季节,其主要形式是送寒衣。《诗经·七月》中曾提到“七月火流,九月赠衣”,意思是天渐渐冷了,人们该给已故的亲人买暖和的衣服了,所以农历十月初一也叫赠衣节。

寒衣在古代有着深刻的含义。孟姜女不远千里来找她的丈夫,只是为了给她的丈夫送去御寒衣物。孟子谈到理想社会时也说,“七十人食肉衣帛,民不饥不寒,而不为王,故无所剩。”可见,“不饿不冷”是衡量古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寒衣节是人们对阴间鬼怪幸福祝愿的延续,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思念,多是怀念亲近的人,而不是一般的祖先。清明节承担了祭祖的所有功能,所以他对自己亲近的、能寄托思念的东西往往更加具体,所以他的关怀也更加微妙。这种祭祀更加个人化,完全面向死者,不像对其祖先的祭祀,往往包含对现世的祝愿。

为什么中秋节没有清明节受欢迎?

三个“鬼节”中,只有清明节在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假日,其他两个逐渐被遗忘。

奇怪的是,即使在没有法定节假日的情况下,清明节在民众中的地位和声誉也一直好于后两者。很多时候,后两者都沉寂在本地区的局部地区,或者老人的记忆中,而不是汉族大一统的民间节日。

以中秋节为例,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缺少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到嫦娥奔月,屈原,古代人民战争勤劳善良的动物,它们所代表的节日你不能错过,想从众多节日中脱颖而出。一个好的故事,就像一个好的招牌,有利于节日的传播和生存。兰盆节中的“目连救母”故事并不是一个坏故事,但由于它没有被纳入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且与宗教关系密切,所以流传有限。

二是与其他节日功能重合。清明节比中秋节出现的早,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口号祝福“清明时节雨纷纷”。人们很早就知道清明节在祭祀祖先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中秋节不仅出现得晚,而且功能几乎完全重叠。它除了祭祖没有挖掘出更有特色的意义,只能是平庸。

三是缺乏独特的节日形式和符号。春节有什么?娇子;端午节有什么?粽子;元宵节有什么节目?元宵节;中秋节有什么?月饼国外万圣节最引人注目的是南瓜灯,让你看到它就会想到万圣节。

再想想端午节,中秋节赏月,春节放鞭炮,贴春联。是不是都让人想起固定的阵亡将士纪念日?节日的形式也是其意义的重要载体。没有这些参与形式,人们(尤其是孩子)就很难在心中扎根,更别说想在众多节日中独树一帜。

而且今天传统节日的普遍危机是,我们的传统节日逐渐让人失去身体参与感。传统节日从“庆节”变成了“观节”,身体也在逐渐被拉出来。人们再也不用关注那些死板的形式,用体力劳动做“无用功”,而往往只用眼睛去看,确实会少了很多趣味。

新京报新媒体编辑/李凡宗